跳到内容

“五社联动”促进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中国社会工作

任文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对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给出了指导原则、明确目标、发展方向和时间表。在对基层治理体系建构的要素构成上,该意见指出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政策”,推动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机制,同时“支持建立乡镇(街道)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和设立社区基金会等协作载体,吸纳社会力量参加基层应急救援”。“五社联动”机制进人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规定内涵之中,这对基层治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我国基层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性。

首先,体现出我国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体制机制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五社联动”由“三社联动”发展而来,相较于“三社联动”,“五社联动”增加了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两种规定性因素。在“三社联动”中,本身就需要在社会工作行动中加人志愿者动员的要求,也需要链接除政府提供的规范性资源之外的其他社会资源,“五社联动”将这一实践成果理论化、政策化。更进一步看,从“三社”到“五社”再到“多社”,体现的是在基层治理创新过程中更加广泛地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使其做到自主参与和多元协同,构建基层治理的共同体,实现“多元共治”。

其次,体现出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对社会力量各要素的促动更为关键。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是建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在社会管理阶段,社区居民往往作为被动的管理对象,而在社会治理阶段,则需要把服务的接受者转化动员为治理的参与者,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塑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公共精神。同时,不仅仅使用政府和市场的力量,更要发掘以社区基金会为代表的社会慈善资源,让基层社区的福利供给来源更加多元化,更好地增进基层群众的福祉。

最后,体现出专业社会工作在基层治理现代化体系中的重要性。在目前的基层治理中,仅依靠传统的基层行政工作者,往往无法兼顾社区社群深人调研、社区多方资源发掘、社区多主体参与动员等内容,在治理效能上有所欠缺。而“五社联动”是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专业社会工作者进人社区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中,将社会力量予以精细化整合和有效动员,形成的可供复制推广的治理技术。
(作者系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